人为什么会发烧?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赡养人类结尾为啥 要烧到135万 人为什么会发烧?

人为什么会发烧?

2024-06-27 03:12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题图-900px.jpg什么是发烧?发烧,医学上称为发热,是指人体口腔温度(口温)大于 37.3℃,腋下温度(腋温)大于 37℃,或者直肠温度(肛温)大于 37.6℃。

那么,成人该如何正确测量体温呢?

 测量条件:量体温之前,不能吃东西,也不能进行走路等运动,安静地在室内呆半小时以上。这样测出来的体温才是真实的体温。 测量位置:相对腋温会受出汗等影响而言,测量口温得到的温度更准确。 测量姿势:将消毒后的体温计水银面甩至 35 度以下,然后体温计头端放于舌下,紧闭口唇,5 分钟后看水银柱升高到多少。 测量频率:由于正常人每天不同时间体温也会有高低变化,可以多量几次,或者您觉得体温最高的时候量一下。 测量记录:每天最高的体温,对病情来说,最有判断价值。一般来讲,正确测量体温后,最高温度在 37.3~38℃ 的,称为低热;而高于 39℃ 的,就是高热了。有些人会问,医生啊,我平时体温只有 35.9℃ 的,现在有 36.8℃,算不算发烧呢?——如果一天之内温差大于 1~1.2℃,也算发烧的。您这还不算。什么?您说您烧到 41℃ 以上了?哦,那就是超高热了。42℃?小鸟也不过如此嘛(40 ± 2℃),我只能恭喜您脑子还清醒了。据说人类记载的最高体温是 49℃,要是还能活着,真要感谢上苍。人为什么会发烧?这还得从体温的自我调节说起。1. 人体的体温调节系统人类的骨骼肌和肝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,而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。人的大脑有个体温调节中枢,不断发出指令协调两种器官产热和散热,把体温保持在 36.2~37.2℃ 的狭小范围内,有利于保持人体健康:冷了怎么办?——「取暖基本靠抖」,大脑说,骨骼肌你来产热,抖抖就热了。热了怎么办?——「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」,大脑说,皮肤你把毛孔都打开,来不及排热的话就流汗!

插图一.jpg

2. 是什么导致了发烧?「人食五谷杂粮,怎能不生病呢?」——是不是吃坏了我们暂且不表,人体确实会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。病毒啊,细菌啊,往往喜欢往人体里钻,完成它们传宗接代的任务。它们生前或者死后会产生一些东西,我们叫「外源性致热原」,就是外来的导致发烧的「坏蛋」。它们侵入以后,人体总得反抗啊。白细胞就产生一堆细胞因子去攻击它们。可惜这些细胞因子很多也会引起发烧,叫「内源性致热原」。肿瘤和其他一些疾病还会自己产生这些内源性致热原。大脑受到这些致热原的刺激以后,就像打了兴奋剂,嗨了!就把体温给升高了。3. 体温怎么升高?产热增加,散热减少呗。肝脏是人体的大工厂,打了兴奋剂以后,工人们加班加点干活,代谢旺盛,产热就大大增加了;这时骨骼肌产热相对比较少,除非您在「打哆嗦」(寒战);然后,皮肤散热速度跟不上,甚至关闭毛孔了(寒战的时候它以为很冷)。这样,就出现了发烧。发烧真的是件好事吗?网上有传言说,发烧是件好事,应该任由它发。真的是这样吗?好处:说明身体在清除病原菌受致热源的刺激,身体像是打了兴奋剂一样,不仅把体温升高了,同时还调动身体中的免疫系统,全身的细胞啊体液啊这些防御部队都动员起来了,把外来的病原该吃的吃掉,该杀的杀掉,不能干掉的也让你长得不好(细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一般在 35~37℃)。所以,发烧一定程度上是有好处的,能够不借助外来药物的作用,自己就能把身体内的病原菌清除了,短时间内毛病就好了。坏处:发烧太久,身体消耗太大,有危险但是,也不能一直让身体处在发烧的状态,就像是兴奋剂打多了打久了也不行啊,消耗了大量的后勤补给,又产生了很多垃圾清除不掉。此时防御部队的作战能力就逐渐下降了。高热时间太久,大脑不但指挥不动部队,而且声嘶力竭了半天,自己也不行了,最终进入抑制昏迷状态,而小孩由于脑功能还不完善,甚至可以出现高热惊厥。这些情况都是十分危险的,一定要及时就医,寻求医生帮助。插图二-600.jpg该怎样正确处理发烧?首先要正确地测量体温,记录每天的体温变化情况,尤其是最高体温的情况。在就诊时,这记录会是医生的好帮手。如何正确处理发烧?

1. 对症吃药

如果刚刚开始发烧,可以用点退烧药;如果还有流涕、鼻塞、喷嚏等症状,体温高得很难受,也可以适当用点感冒药。在不舒服的时候吃就可以了。不需要定时吃,也不要超量服用。这些建议都是针对成人,篇幅所限,儿科用药就不放在本文讨论了。

2. 多喝点水

如果只是急性发烧(短于 2 周),不伴有其他症状(比如剧烈咳嗽、咳脓痰、头痛等等——这些往往是身体自己处理不来的信号),精神状态不错,可以先等等看,多喝点水(帮助防御部队工作)。但还是建议要及早就诊。

3. 尽早就医

如果您发烧持续 3 周以上,体温多次超过 38.3℃,经过医生至少 1 周的初步检查,还不能告诉您是什么诊断的话,那我只能遗憾地告诉您,这叫「发热待查」,是医学上极富挑战性的一大类疾病,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医生给你对症检查了(此时还不是对症下药),甚至最后还是有可能查不清楚。您能做的,只能是配合医生了。

责任编辑:张青

该文章独家授权丁香园使用,拒绝其它任何形式的转载图片来源:Shutterstock.com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